國旗下講話(一百零四)

                          日期:2021-04-23 09:51 點擊數:8847 

                          攜手同行,守護蔚藍星球

                          高2022屆(9)班  劉愛珍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早上好!

                          我是來自高2022屆9班的劉愛珍,非常榮幸能在國旗下講話,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攜手同行,守護蔚藍星球”,早在52年前的4月22日,全世界就向地球許下了一個神圣不可侵犯的承諾,善待地球,保護環境,并把這一天定為世界地球日。

                          2003年10月5日,我國航天員楊利偉代表中國人民首次登上太空。遙望著蔚藍的星球,他激動地向全世界宣告:“我——看到我們美麗的家了”。的確,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

                          如今,人類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但地球環境的惡化情況卻越來越嚴峻:已有超27000個物種面臨滅絕威脅;人類平均每天損失200多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積;每天有800萬件垃圾進入海洋;如果全球繼續變暖,本世紀末氣溫可能會升高3℃-5℃…無數不容樂觀的數據震撼著我們,環境問題是全球面臨的重要課題,各國政府部門、媒體、組織以及社會公眾都通過不同的方法、渠道和維度為守護地球這顆蔚藍星球貢獻著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世界地球日的初衷就是提高民眾對環境問題的意識并動員民眾參與到環?;顒又?。

                          恩格斯曾說過:“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痹卵篮南ё屛邓{的星球少了一份與月球相識共鳴的印證,梅爾維爾鯨的消逝讓海洋深處少了一種緘默而智慧的遠古之聲...... 然而當大自然的報復真正到來,沒有一個人可以幸免。近日,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所產生的含有有害物質的核廢水排放到海洋中。這一決定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憤怒,這種做法簡直是“缺德”到“喪心病狂”!是對自然的褻瀆。日本應對全人類負責,希望他們重新審視并收回錯誤決定。人類只有知曉敬畏,尊重自然,才能與自然和諧共存。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綿延了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了豐富的生態理念,中華民族歷來高度重視在順應自然中構建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人類想要發展,必須順應自然。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發展才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時代發展不可阻擋,因此,既要取之自然,也要順應自然,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讓物物相衡共生,以綠色生態筑美好未來。

                          也許同學們會認為之前說的發展理念離我們太過遙遠,事實上,對自然的保護,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參與。一個人的力量并不渺小——次仁旦在珠峰撿拾遺漏的垃圾,以一己之力影響著眾多世界登山者,使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珠峰的環保事業當中。被稱為“綠色長城”的塞罕壩展現著三代人的堅守。

                          古人常說前人種樹后人乘涼,而新時代的我們既是乘涼者,更有義務和責任做種樹者。雖然受時地條件限制,我們很難身體力行地參與植樹造林,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了解生態知識、參與線上綠色公益、日常踐行好“垃圾分類”,多利用可循環材料等方式,把生態文明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建設一個“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的美麗中國貢獻點滴力量。

                          如今,我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我們的生活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廢棄礦山變身為國際賽道城,隨處堆放的“垃圾”也在技術的加持下重新變成資源……一個生機盎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美麗中國,正呈現在世人面前。

                          也許你錯過了之前的世界地球日,但這一次,希望你也能夠參與其中。校園生活中,我們要做到人走燈滅,節約用水,食堂打飯時吃多少打多少,珍惜糧食,減少浪費;同時我們還要努力維護好校園整潔的環境,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做到垃圾分類;郊游及遠足做到文明出游,短途出行,盡可能騎自行車......這些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細節卻能讓我們的生活發生巨大變化,讓腳下的蔚藍星球煥發生機。

                          同學們,讓我們就從現在開始減少浪費,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成為環保的踐行者,家園的守護者。

                          我相信:只要真心實意,身體力行,必能帶來環境的改善,守護好屬于我們的蔚藍星球!

                            重慶市巴蜀中學?! ∞k公室電話:023-63002371  招生咨詢電話:023-63002629  學校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北區路51號  郵編:400013
                          版權所有 巴蜀中學 渝ICP備11004221 ENGLISH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