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網 劉紅枚)2019年4月29日至30日,重慶市高中語文課程創新基地建設暨作文研討活動在重慶市忠縣中學校舉行。全市十二個高中語文課程創新基地100余位語文教學骨干參加了此次活動。巴蜀中學高中語文課程創新基地參會,我校優秀語文老師、課程創新基地骨干劉紅枚老師在研討會上上作文展示課一節。
4月29日上午是活動開幕式。開幕式上,忠縣中學周九評校長、重慶市教科院教研員錢金濤老師、忠縣教科所所長沈策分別發言。
在作文展示課環節,忠縣中學教師胡敏執教《謳歌親情,學習寫得深入》,重慶市第八中學教師汪正才執教《穿針引線,連綴成文》,劉源杰老師和璧山中學的茍開清老師分別為學生們帶來了《善于思辨——學習辯證分析》和《議論深刻》,豐都中學胡麗虹老師授課《捕捉生活中的理趣——現代詩創作》,重慶市第十一中學劉東華老師授課《議論文說理層次的有效展開》。
我校劉紅枚老師為忠縣中學高一學生執教了《議論與邏輯》為題的作文課。據了解,此次授課題目不是劉紅枚老師事先預設好的,而是她根據學生情況而定的。兩周前,劉紅枚老師接到此次上課任務,便開始著手了解該學校高一年級學生的作文情況。當她了解到學生們才開始學寫議論文后,她給學生布置了自己的原創作文題目(該作文題目也是她給巴蜀中學高2021屆學生出的月考作文題目)讓學生寫簡單議論文,作文卷收上來后,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獲益最大化,劉老師根據學生所寫作文開始備課,此舉體現了劉老師“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授課時,劉老師從一個抖音短視頻開始導入,讓學生在歡笑中明白邏輯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進而過渡到邏輯在議論文寫作中的重要性。然后她提出,“在議論文寫作中,邏輯的起點是立論,邏輯的推論過程是論證,邏輯的終點是結論”。接著以學生寫的一篇作文為媒介,從以上三方面兼顧全文結構、主體論證、局部論證與同學們進行探討,并對同學作文進行修改。在此過程中,劉老師有指導,有參與;同學們有寫作,有分享,有碰撞;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寫作的疑問和生成真實的發生著。
下課后,聽課的學生們表示上完此課受益匪淺,知道怎樣寫一篇規范的議論文了;與會的老師們表示此課立足于學生的需求,務實高效,對自己的教學很有借鑒意義。
在專家評課環節,重慶市高中語文課程創新基地負責人、重慶北新巴蜀中學副校長、語文正高級教師、重慶名師張學忠以“三實”來高度評價這堂課:真實——上課的內容面對的學生都是自然生成真實發生;實質——針對學生的基礎和抓住議論文本身的特質來教學;實效——這堂課下來,學生就會寫規范的議論文了。張學忠老師還評價劉紅枚老師這堂課體現了雅道語文課程創新基地提倡的“儒雅”“質雅”“博雅”“行雅”。
張老師還向與會老師補充介紹了雅道語文課程創新基地江銳老師的“五力作文”,作文訓練是有階梯有序列的。
本次活動體現了各創新基地語文教學改革和創新的卓有成效的探索,是2019年重慶市語文界的一次盛事。
重慶市巴蜀中學?! ∞k公室電話:023-63002371 招生咨詢電話:023-63002629 學校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北區路51號 郵編:400013 版權所有 巴蜀中學 渝ICP備11004221 ENGLIS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