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網 熊曉菁)2018年4月17日-18日,由重慶市教育學會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主辦、重慶市一中和重慶市七中承辦的“重慶市與鄂爾多斯市初中地理聯合教研活動”分別在兩所學校成功舉行。應重慶市地理教研員張文革老師的邀請,鄂爾多斯市名師工作室的地理教師們來到美麗的山城重慶,與全市地理教師、各區縣教研員一起共享初中地理的視聽盛宴!我校與巴蜀常春藤學校初中地理組的教師們積極參與大會,不僅認真觀摩課堂、仔細聆聽講座,會后還就兩天的學習進行了深入交流。
重慶七中 東川講堂 課堂觀摩
此次聯合教研活動,旨在進一步促進新課改的推進,探索適應新課程的地理課堂教學方法,為青年教師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臺,增強省區之間的交流與學習。會議具體內容如下:
會議議程緊湊,信息量巨大。第一天的第一節課堂,來自鄂爾多斯市的王老師展示了少數民族的鄂倫春族。課堂中以貼切的視頻、現場試驗帶領學生們真實地感受鄂倫春族的住和穿,由生活出發引出地理的思考。第二節課是來自重慶市的吳老師,這是去年的一節市級優秀課,“河流在重慶城區發展中的作用”,初見課題,其深意盡顯。吳老師從“發展”的角度出發,給出:古代——近現代——直轄后三個時間點進行切入,授課過程形式多樣:現場模擬試驗、親自錄制的新聞視頻、沙畫演示等都能吸人眼球。課后萬州區教研員李老師、重慶市地理教研員張老師對課程進行了點評。張文革老師將這兩堂課用三個字進行了高度概括:變、實、細。變——教學行為、觀念的變化;教學方法的變化;新課引入方式的變化;實——利用課標,聯系實際;實驗教學;深入課堂;課后學完,有收獲;細——鋪墊材料,感悟原理。
我校巴蜀常春藤學校地理教師與重慶市地理教研員張文革、大渡口區地理教研員劉峰老師合影
重慶市七中地理教研組組長陳道華老師介紹課程基地的建設
第二天的同課異構更是座無虛席,相當精彩。主題選擇“巴西”,但兩位老師從不同角度切入、不同視角展示、不同深度挖掘、不同形式貫穿,讓人意猶未盡。課后,沙區地理教研員嚴龍成老師點評課堂:精妙的選擇、精彩地呈現。精彩地呈現表現為:區域教法獨特,突破三段式教學;地圖資料豐富;資源選擇多樣;問題設計到位;過程精簡;精致的問題;精心的互動。張文革老師點評:侯老師的課堂“三活”:課堂活潑、資料鮮活、教學活力。楊老師的課堂“三高”:思維含金量高、立意高、整合性高。共同特點是:理。講道理、講地理原理、有理性。
重慶市一中 巴西展示課課堂
會上更出現多位地理教學的大咖,西南大學附中的姚杰老師就自己的感悟作了發言。他說:地理教學要“做減法”。同時他提出區域地理可換思維進行講解,區域不脫離世界,不單看其特點。本次展示的巴西,也可改為:巴西與世界,巴西與中國。其次區域地理要回歸位置、關系,區域與周邊的關系、與世界的關系。
西南大學附中姚杰老師
最后,由重慶市一中地理教研組組長付申珍老師就“地理教師專業成長之路”做了專題講座。從付老師從教幾十年的碩果累累中,我們感受到了壓力、態度以及對地理的熱愛。
重慶市一中地理組組長付申珍老師專題講座
魯能巴蜀中學、巴蜀常春藤學校地理教師與重慶市地理教研員張文革老師合影
兩天雖短,卻收獲滿滿。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師的心里都在這個春天種下了地理教育的“新種子”,待來日,定會讓它耀眼綻放!
重慶市巴蜀中學?! ∞k公室電話:023-63002371 招生咨詢電話:023-63002629 學校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北區路51號 郵編:400013 版權所有 巴蜀中學 渝ICP備11004221 ENGLIS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