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聚首,濟濟一堂
(巴蜀網 譚熹琳)“十年過去,大家又回到了一起!”初夏的重慶帶著少有的清涼,一百余名巴蜀師生相聚一堂。
6月21日,巴蜀中學2004屆12-17班同學聯誼會舉行,傅唯泉校長、王國華校長、曹黎鳳老師、蔣兆第老師、余贏老師、李有勝老師、邱艷老師、茍曉華老師、李亞玲老師、景左祺老師、黃其科老師、李君昌老師等近20位師長與同學們歡聚在兩江幸福廣場。
為了趕赴十年之約,不少同學從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專程趕回來。 傅唯泉校長說,看到這么一大幫朝氣蓬勃的巴蜀學子,自己感慨、思緒萬千。2004年,同學們和各位老師一起創造了共屬于大家的記憶和歷史,今后希望每個學生在一生中都應該為追求幸福而努力。
在兩江幸福廣場,王國華校長與同學們互動時說,看到來了這么多學生老師以巴蜀的名義相聚一堂,對學校的真摯的情誼很難得。希望巴蜀學子永遠做到有理想有追求!
“來場不一樣的聚會!”活動的想法由幾個老同學碰撞出來,“能不能來點新穎的同學聚會?不要總是吃吃喝喝?”由于文理科分班的緣故,12-17班的同學大都互相都認識,幾個有想法的同學一拍即合。“幾個班一起搞聯誼,我們希望打破班級間隔,讓同學們自由交流,建立溝通平臺”,楊宇介紹,“考慮到互動的效果,‘大雜燴,自由互動’的方式最符合活動主題,因此選擇自助冷餐的形式。”
“十年前,大家離開巴蜀,奔赴各自的大學校園,十年后,大家畢業、工作,不少人還成家立業,是個階段性總結的好時候”。參與的同學表示,第一次參加這么大規模的同學聚會,收獲豐富,“以前總是在走廊上看到過其他班的同學,有的臉熟但都沒怎么認識,后來發現到處都是巴蜀同學,應該建立聯系,現在有這么一個機會跟同學們談談老八卦,說說新生活,太好了!”參與的老師代表也很感動,“大家分開十年了,我也想看看當年的孩子們如今都怎樣了!”
組織者之一石新琳,離開重慶八年后,獲得協和醫學院博士學位后回渝工作;楊宇,自2004年離開重慶七年,先后在廈門、廣州、上海、成都、內蒙古等地念書工作,回到重慶后已是一位干練的職場精英;雷露,在北京九年后拿著博士學位回渝工作;譚熹琳,在北京、香港、廣州等地求學工作九年后,回到重慶工作,開啟新的生活篇章。幾個人碰頭之后,像撒網一樣陸續聯絡到其他班同學策劃聯誼會。
“幾個月前我們就開始做方案,修改了好多次,執行環節也是頭腦風暴、然后按步驟進行,一切都有條不紊。”石新琳介紹,同學們有的是文案高手、有的經驗豐富,大家都帶著認真的態度做好準備工作,“我們希望再次聚首的時候,給大家鄭重的場合和驚喜。” 一個月一次的碰頭多以飯聚,順水魚館、北城天街、茶館、咖啡吧都留下了討論的痕跡,從場地踩點、邀請函制作、活動logo設計、確定主持人、討論活動環節,組織者們都帶著專業的態度進行。
雷露說,“大家都處在拼事業的關鍵時期,但持續好幾個月來做這個感念師恩、回饋同學們的事。我們相信,有心、有執行力就一定可以做好。”
“我們選擇的活動形式是AA制,前期不少同學付出了大量時間精力,我們希望所有同學都參與、分擔自己該承擔的部分,我們的理念是‘有付出、有收獲’,”譚熹琳解釋。
組織者之一陳馳表示,首次“試水”聯誼之后師生們反響熱烈,“我們將建立同學信息資料庫,今后將就同學們的需求擇機舉辦其他形式的活動——比如,聚會上發現有些同學還是單身,需要介紹男女朋友的,這些之后我們都可以一起幫幫忙。”
重慶市巴蜀中學?! ∞k公室電話:023-63002371 招生咨詢電話:023-63002629 學校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北區路51號 郵編:400013 版權所有 巴蜀中學 渝ICP備11004221 ENGLIS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