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
漢代學者劉向曾經說過:"書猶藥也。善讀者也可醫愚。"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從識字開始,我們便開始了以書為伴的生活。關于讀書,你一定有許多話要說,你一定有許多故事。請以"讀書"為話題,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導寫】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像鳥兒沒有翅膀。古今中外一切成功者,沒有一個不是"偉大的讀書者"。馬克思僅為寫《資本論》就細讀了1500種書籍,顧炎武11歲就讀完《資治通鑒》,到40歲,家鄉昆山已找不到他沒讀過的書了,留下"昆山無書"的美談,這才有著名的《日知錄》問世......
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以"讀書"為話題作文,自然有說不完的話,作為中學生,每個人都有豐富的讀書經歷和讀書經驗體會,感觸自然更深一層。應放開思路,可以從多角度來寫??梢詫懽x書與不讀書的區別,其間自然有成功和喜悅也有失敗和煩惱;可以寫讀書過程中的故事、經驗和體會,這其中的每一個片斷和感想都能讓我們咀嚼出無窮無盡的意味;還可以暢想未來,設想將來讀書的情況。此外,讀書對人生的意義和影響也是這個話題中的內容。只要你聯系自己的讀書經歷,選取上述幾個方面的任意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或記敘,或議論,或抒發感情,作文就有把握了。
話題作文一般都不限制體裁,可以考慮多種文體。
可寫記敘文敘述經歷或故事,如"書伴我成長","與書一起走過的日子"。文中可以適當地穿插議論,如"書教給我做人的道理","書給了我創作的靈感"等。
可寫散文,如"讀書的苦與樂""漫談讀書"等。散文的選材比較自由,不受時空的限制,易于抒發主觀感受,切近話題。
可寫議論文對與有關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需要注意的是,話題中要求有"我",不能空發議論,應適當地聯系自己的經歷與體驗。如"開卷有益之我見","小議讀書的目的"等。
還可寫說明文,如"我的讀書方法","我是怎樣藏書的"等。
【示例】
一抹書香
文字之所以比煙花更璀璨,是因為,我可以看著它在光滑的紙頁間靜靜旋舞,演繹出永恒,淺吟低唱歲月的旋律。
----題記
那時,我是班上最不受歡迎的"怪物"。在炫爛的陽光下,烏云為我留下了一個孤單的角落。慶幸的是,我沒有把自己背棄,我并不是形單影只,還有書,成為我最忠實的朋友。他忍受了我古怪,孤僻的性格,他接納了我丑小鴨似的臉蛋。
書,一個好溫暖,好親切的稱呼,如雨后的太陽閃爍著濕潤的光澤,永遠令我愛不釋手。
在寂寞里,他告訴我"成大事業者必須忍受孤單";失敗后,他鼓勵我:"就算有一千零一次失敗,也要做一千零一次努力";眾人的嘲諷,白眼中,他叮嚀我"冷靜是給羞辱你的人最好的表情"......
于是晶瑩剔透的文字在一個個夜晚、白天,以金子般細碎閃亮的光芒串連起一個空靈無暇的世界。我以新的最清澈明亮的目光剖析這個天地。我學會了穩重,篤實,開朗而沉靜,活潑而嚴謹。
在人生的冬天,書有一個個靈動的文字融化了南極的冰雪。
當我站在全國作文大賽的頒獎臺上,我平靜地接過特等獎的證書;當我面對閃爍的鏡頭時,我平靜地舉著話筒采訪著名主持人董浩、鞠萍;當我抱著琴,在全國五十周年紀念的禮堂里平靜地致謝......我已經學會平靜地收獲,學習。是燈下讀書的日子點燃了我一個個夢想。
讀書,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成了生命的主心骨,它是生命最簡樸的表達形式。
生命中,許多味道會隨著歲月的風沖淡,但一縷溫柔的書香久久在袖中縈繞,不用嗅,就沁人心脾。
讀書,生命飛翔的羽翼
向往飛翔,羽翼是一個前提。
----題記
一、 初出茅廬
童年,告訴母親:我想飛,母親回答:書能幫我。所以,我就去讀書。
生平第一次讀的是《海的女兒》。當讀到結尾:"公主覺得自己變成了許多泡沫,飛向天堂......"一段時,很傷心的哇哇大哭,為公主最后變成泡沫而感到倒霉。所以,在這個故事圍繞著我的一段時間里,總覺得公主變成的泡沫就在我身邊。當時,很氣憤地問媽媽:"公主為什么要變成泡沫,王子是個壞蛋。"
"不啊,公主很善良,所以她在天堂會生活得很好,還能飛呢?"媽媽微笑著回答。
善良就能飛嗎?我善良就能飛去見公主了!我心想??墒菚峭炅?,我還沒飛!我認為一定是我不夠善良,書看得不夠,所以,往后我就分給乞討者餅干,錢,書呢,也讀得多了起來。
二、熱愛沉醉
從《海的女兒》教會我善良開始,由于讀得書日漸增多,書也就不僅教會我善良:《簡•愛》教會我如何做一個智趣高尚,心靈豐富的人;《基督山伯爵》教會我如何做一個沉著,毅力強的人;《巴黎圣母院》教會我如何學習如加西莫多般外表丑惡,卻心地善良的人,《澎澎澎》教會我如何看待友誼......
書讀得多,道理也懂得多,心靈豐富了,但我仍未理解什么才是真正地飛翔。所以,我要去讀,去尋求。
三、引申、理解
當指腹觸摸到一本書時,我才頓悟,何為真正地飛翔。它叫《悲慘世界》。冉阿讓、芳汀都是巴黎那時代的歷史縮影。
芳汀曾經是多好的可人兒,但是不曾想,她卻成為了妓女。一切都是為了抱棄她的男人和她遠在鄉村的女兒。因為一對撫養她女兒夫婦的欺騙,她無奈拔潔白的門牙去抵債,剪去秀麗的長發去治女兒沒虛有的病。她在夜晚來回踱步,我似乎可以聽見她撕心裂肺的傷痛,她恨,她怨,她無奈,終于她還是成為公娼。
我的心在芳汀決定成為妓女的一刻停止了跳動。原來,遠望過去,悲的是無奈,慘的還是無奈。我感覺有種感覺我快要觸碰到了。
冉阿讓也是因為一張囚犯釋放后所執的黃卡讓他不能正常生活,他到處受歧視,到處流浪。眼前,仿佛看見了冉阿讓正哭泣地問著天主為什么?為什么富人可以歡樂,可憐人卻只能哭泣?
淚的出現,終于掀開了那種感覺的面紗:今天,我找到了飛翔!
即使我不能成為鳥兒,我也可以馭書而飛,在飛翔中,我慢慢長大。幼時的精神意識也逐漸成長。精神不是培養而是通過書中人物的生活經歷去體會成長!
羽毛飛翔
我有一個瑰麗的夢,就是想在文學的天空里翱翔。雖不清楚自己有沒有天份,但這執著的心不變,因此,我愛書,我讀書。
讀書,幼時讀童話。充滿魔力的花朵有7片花瓣。于是,我憧憬著,能載著我的文學夢的翅膀,是否也有7片純潔的羽毛?于是,"我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讀書",扎進書海,去尋找。
第一片羽毛,勇氣。小學時,讀到了一篇文章《掌聲》。文章主人公是一個小女孩,腿天生殘疾,走路難看。一次語文課上,輪到她演講,她緩慢而又艱難地走向講臺,開始演講,講畢,全班投以熱烈掌聲。我明白,這第一片寶貴的羽毛就是勇氣。前途也許曲折,但請勇敢些,一步也許就能跨過溝壑!
小學高年級,突然對居里夫人很敬佩。讀了《居里夫人傳》,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為了科學事業,為了鐳,她多少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執著,真的很執著。它就是第二片羽毛。滴水穿石,聚沙成塔,沒有什么執著不能戰勝!
讀劉墉的書,覺得每一次都是對心靈的凈化,對靈魂的升華。他的書里,蘊含著無窮的哲理。人生的哲理,成長的哲理,教育著一代代人,它是第三片羽毛。
你知道杰克倫敦嗎?你讀過《熱愛生命》嗎?杰克•倫敦前半生也很不幸,但他選擇熱愛,珍惜生命,世界上,只有生命只有一次。第四片羽毛,便是珍惜生命。
我也漸漸明白,其實每個人,每個物都是一本書,我開始留心生活中的點滴。
讀愛因斯坦,透過蓬亂的頭發,我讀出他的智慧;讀我們的老師,我讀出了奉獻精神;讀我們的父母,我讀出了生命的真諦--愛的力量。
終于,在這個時刻,7片羽毛湊齊,翅膀成熟了起來。而我也恍然大悟。這翅膀承載的,已不僅僅是年幼的我的文學夢,而是整個生命,我也開始成熟,我的生命開始輕舞飛揚。
就讓我飛吧!我還會閱讀,閱讀生活中的一切,讓它豐滿我的翅膀。伴隨著閱讀已給我的羽翼,我堅信,我能讓生命馳騁在天空,我會飛得更高、更快、更強!
三更有夢書作枕
童年愛讀小人書,于是極羨那書攤上的老爺爺。長大后欲觀群書而難以得之,故慕極那圖書館管理員??傁胱鴵頃?,書香盈鼻,四顧皆書,其樂何窮。
然好讀書卻不能購之,因為囊中羞澀。每至書店,偶遇好書,喜出望外,卻為書價所嚇。戀戀然放下,悵悵然而歸。每每此時,便愿狂風至,將書卷至家中。
所幸書還是有處可借,今兒李家一本,明兒王家一冊。朝可謁孟子,暮可訪太白;夏可觀十里荷花,秋可賞三秋桂子;北可馳騁于塞外草原,南可躑躅于江南雨巷......然借書有歸期,苦恨相聚日短。還書于其主,則書去桌空,遂長嘆:何日方可有"朝朝書聲催起,夜夜書香伴夢"之樂?
待囊中日漸大方,便常常流連于書店。見所愛之書,便立即買下,欣欣然而歸,取來厚紙,小心封其面,題上字。新書墨香猶存,靜坐而讀,手不忍釋。閱畢藏之書架,整齊排列。書本日漸增多,細觀之總由衷歡暢,如農人見大麥遍地,金谷盈倉一般。
然時有友人借書于家。心痛之余,千叮萬囑,深恐其損失皮毛。猛憶及往昔借書于人之心情光景,又釋然于胸。
擁書一架,如把一壺陳年佳釀,如舉一杯深山香茗。深刻處使人掩卷而思,悱惻處令人黯然神傷,幽默處使人暢懷大笑,悲切處令人潸然淚下。如飲清泉,如嚼橄欖,余香滿口,繞心三日。
最喜月明之夜,清輝滿室,或臺燈一盞如豆,或紅燭一支飄搖,或臨桌而坐,或側身倚枕,書頁輕翻,心旌微搖。嘆梁祝身化蝴蝶,喜崔張終成眷屬,羨東坡把酒臨風,慕清照泛舟浩淼。高山流水鳴于耳畔,瘦菊幽蘭馨于鼻尖。芳草連天,長亭古道;紅有櫻桃,綠有芭蕉......
晨曦微露,鳥聲入簾。睜眼四顧,書在枕邊?;貞泬艟?,不覺莞爾。三更有夢書作枕,不亦樂乎?
【簡評】:文章題目形象生動,概括為"很愛書"。為凸顯這一主旨,正文則層層對比鋪陳:一是讀書對比,無書可讀則"羨"、"慕"、"想",然也"其樂何窮";有書可讀,則"書作枕",更覺樂矣。二是借書對比,借書于人,則恨相聚日短;借書與人,則恐其毀損。三是購書對比,無力購書則可遇而不可求;有錢購書,則買回精藏心歡暢。三層交錯排列,反復渲染,從而扣緊了"很"字。
重慶市巴蜀中學?! ∞k公室電話:023-63002371 招生咨詢電話:023-63002629 學校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北區路51號 郵編:400013 版權所有 巴蜀中學 渝ICP備11004221 ENGLIS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