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主學習”成為習慣

                          日期:2014-03-04 10:38 點擊數:26536 

                          喻奇林

                          2011年9月,新課程秦德勝物理教學研究工作室成立,我非常有幸成為工作室的一名主研人員,主研新課程初中物理微格教學研討、“333”特色物理課堂“三自主”之“自主學習”部分?,F將一年來的研究情況總結如下:

                          一、立足課堂本質  加強科研意識

                          一年來,在秦老師的精心策劃下,本著“引領團隊,共同進步”的精神,結合研究方向,對重要章節加強教學微格研究。在課堂引入、深入、結尾、重、難點的突破和實驗手段等教學中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環節從多方位、多角度、多方法地進行有特色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年里,我重點加強了新課引入的微格研究,新課的引入是每節課教學的開始,是創設課堂優質環境的前奏,有趣引入新課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想方設法去弄明白其中的物理道理,從而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助于學生帶著問題掌握知識,提高認識理解能力。

                          二、體驗科研樂趣,宣傳科研成果

                          我堅持把雙腳踏在實踐的土壤上,在教學中逐步養成對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習慣,細心琢磨課堂操作背后的理念和策略,不斷總結經驗,體驗科研樂趣,宣傳科研成果。

                          在工作室的備課、上課、研討等活動中,我們早已經融和成一個團結協作、共同分享的團隊,我們把這種團隊合作分享的機制也推廣在年級的集體備課、集中研討中,呈現出了大家相互學習、合作共進的局面。

                          我作為重慶市物理專委會主辦的“物理青藍網”記者,在該網及學校內網上發表了“在課改中提升,在反思中奮進”、 “西南大學國培班骨干教師觀摩學習物理‘333’特色課堂”、“競賽中提升、反思中成長”等多篇文章,向全市推廣我校“333”物理特色課堂,推廣工作室的教研成果,擴大工作室的影響。

                          三、讓“自主學習”成為習慣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進行課堂教學研究,不斷激活內需,生成觀點,優化心智模式,大力推行“自主學習,成就學生,發展自我”, 努力讓學生“自主學習”成為習慣。

                          俗話說:播種一個行為,收獲一種習慣。在初三畢業年級的教學中,我們也堅持推行學生自主學習。

                          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實際需要及能力水平為出發點來組織教學,使課堂教學完全成為一種以學生發展與創新為本的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方法,更是一種能力,一種習慣。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讓學生通過親身感受體會物理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能應用身邊事例去研究問題,拉近物理學與生活的距離,才能讓學生理解物理科學的真理性,認識到物理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

                          經過初步實踐,所帶班級物理成績均超過年級下達的教學指標,取得了十分滿意的成績。 

                          一年中,我創新教學設計《大氣壓強》在首屆全國中學物理新課程高效課堂教學設計群英大賽中獲得一等獎;論文《用問題領跑思維——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獲重慶市第八屆基礎論文課程改革征文大賽二等獎;在重慶市首屆“巴蜀杯”科技小論文評比中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榮獲巴蜀中學首屆學術年會學術成果二等獎。


                            重慶市巴蜀中學?! ∞k公室電話:023-63002371  招生咨詢電話:023-63002629  學校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北區路51號  郵編:400013
                          版權所有 巴蜀中學 渝ICP備11004221 ENGLISH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