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科高考大趨勢

                          日期:2012-02-04 22:37 點擊數:15570 

                          一、高考怎么考

                          考能力??荚囌f明有明確要求

                          1、理解能力

                          2、推理能力

                          3、分析能力

                          4、應用數學處理問題的能力

                          5、實驗能力

                          除此之外還有學生的記憶能力、識圖能力、作圖能力、創新能力(設計能力)、再現能力。

                          這些能力最終要落實到考點上。

                          二、高考考什么

                          1、質點的運動有10個考點。其中有6個為二級要求

                          2、力有5個考點,其中有4個為二級要求

                          3、牛頓運動定律有9個考點,其中有6個為二級要求

                          4、動量、機械能有9個考點,其中有7個為二級要求

                          5、振動和波音8個考點,其中有3個為二級要求

                          6、熱學有12個考點,均為一級要求

                          7、電場有10個考點,其中有6個二級要求

                          8、恒定電流有7個考點,其中有5個為二級要求

                          9、磁場有7個考點,其中有3個為二級要求

                          10、電磁感應有4個考點,其中有2個為二級要求

                          11、交變電流有4個考點,其中有2個二級要求

                          12、電磁場和電磁波有3個考點,均為一級要求

                          13、光的反射和折射有5個考點,其中有2個二級要求

                          14、光的波動性和微粒性有5個考點,其中有1個為二級要求

                          15、原子和原子核有10個考點,其中有2個為二級要求

                          16、單位制有1個考點為一級要求

                          17、實驗有19個考點

                               力學25個二級要求,電磁學18個二級要求,光學3個二級要求,原子物理2個二級要求,共48個二級要求最終在8個選擇題和3個計算題中體現。19個實驗在一大一小的實驗題中體現。

                          三、6年來重慶自主命題已經考了什么?怎么考的?

                          (一)、選擇題的命題規律

                          統計研究發現:每年高考物理(重慶卷)考8個選擇題,其中熱學1個、光學1個、原子和原子核1個、振動和波1個、天體運動1個、電場1個、物體的平衡直線運動曲線運動動量和能量1個、電路磁場電磁感應交流電電磁場電磁波1個。前5個難度較小,后3個難度較大。

                          1. 高考物理(重慶卷)每年考1道“熱學”選擇題

                          2006年16題、2007年21題、2008年16題、2009年14題、2010年15題2011年15題、均考查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理想氣體的性質。分子動理論、熱力學第二定律未考。

                          2.高考物理(重慶卷)每年至少考1道“光學”選擇題

                          2006年20題:考查光的色散規律、光的折射、光的全反射。

                          2007年18題:考查光電效應。

                          2007年20題:C選項考查光的色散的規律。

                          2008年19題:考查光的全反射。

                          2008年17題:B選項考查“光電效應”。

                          2009年21題:考查光的色散規律、雙縫干涉、全反射、光電效應。

                          2010年20題:考查光的全反射。

                          2011年20題:考查光的色散規律、全反射。

                          3.高考物理(重慶卷)每年考1道“原子原子核”選擇題

                          2006年17題:考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2007年14題:考查玻爾理論、能級。

                          2008年14題:考查核反應方程的質量數守恒、電荷數守恒。

                          2009年16題:考查核反應方程的質量數守恒、電荷數守恒,質能方程。

                          2010年19題:考查玻爾理論、能級。

                          2011年16題:考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同位素。

                          4.高考物理(重慶卷)每年考1道“振動和波”選擇題

                          2006年18題:考查波動圖象。

                          2007年20題:B項考查聲波。

                          2008年20題:考查地震波。(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表8.0級大地震)

                          2009年15題:考查機械波與電磁波的相同點、不同點。

                          2010年14題:考查波動圖象。

                          2011年17題:考查波動圖象、振動圖像。

                          5.高考物理(重慶卷)每年考1道“天體運動”選擇題

                          2006年15題:考查月球上的自由落體運動。

                          2007年19題:考查衛星的萬有引力、周期、向心加速度、動能。

                          2008年17題:A項考查衛星的動能。(當年我國成功地發射了嫦娥一號。許多物理教師預測會考,重慶自主命題者有意進行了回避)

                          2009年17題:考查月球的衛星的線速度的大小。

                          2010年16題:考查地、月雙星問題。

                          2011年21題:考查開普勒第三定律。

                          6.高考物理(重慶卷)每年考1道“電場”選擇題

                          2006年19題:考查庫侖定律、庫侖力充當向心力、動能、電勢能。

                          2007年16題:考查庫侖定律、三力平衡。

                          2008年18題:考查電容的定義式、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計算公式、電場中的動能定理。

                          2008年21題:考查電容傳感器、圖象法。

                          2008年17題:D項考查電場的性質。

                          2009年:未考電場的選擇題,是個例外,但今年考了三道“電路、磁場、電磁感應”的選擇題,考查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偏轉的計算題。

                          2010年21題:考查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計算及含容電路分析。

                          2011年19題:考查點電荷的場強及疊加。

                          7.高考物理(重慶卷)每年考1道“物體的平衡、直線運動、曲線運動、動量和能量”選擇題

                          2006年14題:考查平拋運動。

                          2007年17題:考查動量定理的應用。

                          2008年17題:C項考查平拋運動。

                          2009年:未考,因為今年考了兩道純力學的計算題(2009年23題、24題)。

                          2010年:未考,因為今年考了兩道純力學的計算題(2010年24題、25題)。

                          2011年14題:考查自由落體運動。

                          8.高考物理(重慶卷)每年至少考1道“電路、磁場、電磁感應、交流電、電磁場電磁波”選擇題

                          2006年21題:考查電磁感應中的平行導軌上的雙桿問題。一道原創的新題。

                          2007年15題:考查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純電阻元件電功率的計算。

                          2007年20題:A項考查交變電流有效值,D項考查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勻速圓周運動。

                          2008年18題:考查楞次定律的應用。

                          2009年18題:考查串聯電路用電器消耗的功率與電阻成正比。

                          2009年19題:考查安培定則、左手定則、安培力的公式。

                          2009年20題:考查楞次定律的應用。

                          2010年17題:考查變壓器。

                          2010年21題:考查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

                          2011年17題:考查電路分析。

                          (二)、實驗題的命題規律

                          統計研究發現:高考物理(重慶卷)每年考1道電學實驗題、每年考1道力學熱學光學實驗題。

                          2006年22題(1)小題:考查歐姆表的讀數。

                          2007年22題(1)小題:“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實驗。

                          2008年22題(2)小題:測定稀鹽水的電阻率。(有創新)

                          2009年22題(2)小題: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有創新)

                          2010年22題(2)小題:探究小燈泡的伏安法測電阻實驗(有創新)

                          2011年22題(1)小題:考查歐姆表測線圈電阻及電路分析。

                          2.高考物理(重慶卷)每年考1道“力學熱學光學”實驗題

                          2006年22題(2)小題:考查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兩個實驗綜合。

                          2007年22題(2)小題:考查研究性學習實驗。(創新的)

                          2008年22題(1)小題:考查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和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兩個實驗的綜合。

                          2009年22題(1)小題:考查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2010年22題(1)小題:考查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2011年22題(2)小題:考查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及圖像測摩擦因數

                          (三)、計算題的命題規律

                          統計研究發現:高考物理(重慶卷)每年考1道關于直線運動的計算題、每年考1道關于曲線運動的計算題、每年考1道關于碰撞的計算題。高考物理(重慶卷)還重視對電路分析和計算的考查。

                          1.高考物理(重慶卷)每年考1道關于“直線運動”的計算題

                          2006年24題:考查復合場中的勻速直線運動。

                          2007年23題:考查電磁感應中的勻速直線運動。

                          2007年24題:考查電場中的勻變速直線運動。

                          2008年23題:考查水面上滑板的勻速直線運動。

                          2009年23題:考查水平面上冰壺的勻變速直線運動。

                          2010年23題:考查電磁感應中的勻速直線運動。

                          2011年23題:考查電磁感應中的勻速直線運動。

                          2.高考物理(重慶卷)每年考1道關于“曲線運動”的計算題

                          2006年25題:考查豎直平面內的變速圓周運動。

                          2007年25題:考查豎直平面內的變速圓周運動。

                          2008年25題:考查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勻圓圓周運動。

                          2009年25題:考查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類平拋運動(偏轉)和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勻速圓周運動。

                          2010年24題:考查豎直平面內的變速圓周運動,平拋運動。

                          2011年25題:考查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加速及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勻圓圓周運動

                          3.高考物理(重慶卷)每年考1道“碰撞”的計算題

                          2006年25題:考查水平方向上的彈性碰撞。

                          2007年25題:考查水平方向上的彈性碰撞

                          2008年24題:考查豎直方向上的完全非彈性碰撞。

                          2009年24題:考查豎直方向上的完全非彈性碰撞。

                          2010年25題:考查動量定理及動能定理。

                          2011年24題:考查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及動能定理。

                          4.高考物理(重慶卷)重視對電路計算的考查

                          縱觀近六年重慶卷高考物理試題,不難發現重慶卷比任何一套試卷都重視對電路部分的考查。

                          06年考了1個計算題(第23題)、1個實驗題[第22題(1)],06年第21題考電磁感應但涉及到電路的計算。

                          07年考了1個選擇題(第15題)、1個實驗題[第22題(1)小題],07年23題電磁感應中也涉及電路的計算。

                          08年考了1個選擇題(第15題)、1個實驗題[第22題(2)]。

                          09年考了1個選擇題、1個實驗題,18題、19題涉及電路的知識、1個實驗題。

                          10年考了二個選擇題(第17、18題)、一個實驗題(第22題(2))。

                          11年考了一個選擇題(第20題)、1個實驗題(第22題(1))

                          這恰好說明重慶卷的命題者對教材和考綱的理解更深刻、更準確。因為電路(恒定電流)是初中、高中、大學物理的重點內容。高中物理最重要的考點共計27個,恒定電流這一章占9個,占總數的三分之一。

                          (四)、高考物理(重慶卷)對能力的考核規律

                          高考把對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過考核知識及其運用來鑒別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應把某些知識與某種能力簡單地對應起來。統計研究發現:高考物理(重慶卷)每年均重視對八種能力的考核。

                          1.高考物理(重慶卷)對記憶能力的考查

                          高考物理考綱只明確提出了對五種能力的考核,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能力。但教育部考試中心的有關命題專家如應如增等同志反復強調高考物理的命題并不僅限于上述五種能力,不要理解為“高考物理只考上述五種能力”(應書增主編《高考物理能力考查與題型設計》第128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月1月)。眾所周知,高考是閉卷考試,考試是不允許考生帶任何工具書的,所用的知識均需要考生在自己的腦袋中搜尋,所以我個人認為“記憶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首要能力”。從經驗看,只有大力培養考生的記憶能力(在理解的基礎上記,并非死記硬背),才是提高物理成績的捷徑。

                          如:2007年第18題,要做對這道選擇題,需要熟記七個知識點。

                          物理教師對培養學生識圖作圖能力和設計創新能力要高度重視。教學實踐,讓我感到“記憶能力”的重要,在高考中記憶能力是年年考核、題題考核的,沒有記憶這基礎,就談不上推理、分析、綜合、應用數學。特別是基礎差的學生,最基本的概念、規律、公式、常數都記不準,解題時或張冠李戴,或牛頭不對馬嘴,或靠猜測,亂蒙……

                          古人曰:“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可以說:“盡信考綱,不如無考綱”,不要以為考綱未寫明的能力,高考試題就不會考查,而要以“高考試題”為研究對象,看它們是否對某種能力進行了考核。說白了,高考是閉卷考試,所涉及的知識考生都只能在考場中從自己的“頭腦”中迅速調用。如果記憶不清、記憶不準,用“錯誤的知識”去解題只能白白地浪費自己的時間,又怎能獲得好的成績呢。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我想他說的“知識”也應指裝在頭腦中的知識吧!高校要選拔有潛能的人才去培養,記憶能力是聰明人與一般人的區別之一,聰明人記憶能力強(我經常對學生說,過一目不忘者,是天才,能考上哈佛大學,過二目不忘者能考上北大清華,過三不者能考上浙大復旦,過四目不忘者能考上重點大學,過五不忘者能考上一般本科院校,過六目不忘者能考上??茖W校,過七目不忘者能考上高職院校,過八目忘者只有補習一年讀高四)。

                          從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高考物理試題事實上特別注重對記憶能力的考核。在平時的教學中應加強鞏固性練習,加強對學生記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把老師所教的知識、書本知識裝入頭腦中變成“我的知識”、“我的智慧”。記憶能力包括:對物理概念、規律、實驗、典型題、常數、方法、推論等記憶的能力。

                          2.高考物理對理解能力的考核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確切含義,理解物理規律的適用條件,以及它們在簡單情況下的應用;能夠清楚地認識概念和規律的表達形式(包括文字表達和數學表達);能夠鑒別關于概念和規律的似是而非的說法;理解相關知識的區別和聯系。 理解能力包括:理解物理概念、規律、實驗、方法、試題的能力(審題能力)。

                          3.高考物理對推理能力的考核

                          能夠根據已知的知識和物理事實、條件,對物理問題進行邏輯推理和論證,得出正確的結論或作出正確的判斷,并能把推理過程正確地表達出來。 推理能力包括:演繹推理、歸納推理、類比推理的能力和規范表達的能力。

                          4.高考物理對分析綜合能力的考核

                          能夠獨立地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狀態、物理過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關條件;能夠把一個較復雜的問題分解為若干較簡單的問題,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能夠理論聯系實際,運用物理知識綜合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分析綜合能力包括:受力情況分析、運動情況分析、動量轉化情況分析、能量轉化情況分析、電路分析、光路分析的能力,綜合解決直線運動、曲線運動、碰撞、電路、光路、學科內綜合問題的能力。

                          2007年20題,這道選擇題涉及高中物理六章(A項考《交變電流》,B項考《機械波》,C項考《光的傳播》、《光的本性》,D項考了《原子物理》、《磁場》)的知識,綜合性極強。今后這類選擇題還可能出現。

                          研究發現:重慶卷無論是選擇題,還是實驗題、計算題都非常重視對綜合能力的考核。

                          5.高考物理對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能力的考核

                          能夠根據具體問題列出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式,進行推導和求解,并根據結果得出物理結論;必要時能運用幾何圖形、函數圖像進行表達、分析。

                          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包括:列方程的能力、運算的能力、應用集合與邏輯的能力、應用函數與導數的能力、應用三角函數的能力、應用數列的能力、應用平面向量的能力、應用不等式的能力、應用平面幾何的能力、應用立體幾何的能力、應用解析幾何能力、應用概率與統計的能力、應用極限與數學歸納法的能力等。

                          2008年25題:對應用數學的能力要求較高。涉及到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正弦定理、和角公式 、圓的半徑與切線垂直、 、三角形的外角定理等六條數學知識,運算量也較大,數學基礎差的學生作起來困難重重。

                          6.高考物理對實驗能力的考核

                          能獨立完成“知識內容表”中所列的實驗,能明確實驗目的,能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實驗條件;會使用儀器,會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會記錄、處理實驗數據,并得出結論;能靈活地運用已學過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去處理問題。實驗能力包括: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的能力、觀察能力、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分析實驗現象和實驗誤差的能力、實驗遷移的能力。

                          重慶卷特別注意對“能靈活地運用已學過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去處理問題”這句話的考查。常在一道題中把兩個實驗綜合起來考查,對考生的實驗能力要求較高。

                          2006年22題(2)小題:把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綜合起來考查。

                          2008年22題(1)小題:把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與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綜合起來考查。

                          重慶卷重視對圖象法處理實驗數據的考查。如2007年22題(2)小題、2008年22題(2)小題、2009年22題(2)小題。2011年22題(2)小腿

                          7.高考物理對識圖作圖能力的考核

                          識圖作圖能力也是高考物理考查的重要能力。各位同仁,可以回憶一下你在黑板上或草稿紙上怎么給學生講題的?是不是先畫圖(受力圖、過程示意圖、 圖、光路圖、電路圖……)后講題,只要圖畫大點、畫清晰點、畫準確點,講題就勢如破竹。其實,學生的做題,也是一樣的,正確作圖是關鍵。所以要在每一節課、每一道題中培養學生的識圖作圖能力。識圖作圖能力包括:識圖能力、作受力圖的能力、作運動過程圖的能力、作 圖的能力、作振動圖的能力、作波動圖的能力、作 圖的能力、作電路圖的能力、作光路圖的能力、作草圖幫助思考的能力。

                          8.高考物理對設計創新能力的考核

                          設計創新能力是高考考查的較高能力要求。一般地說,高考物理題有三分之一的“原題”(與平時練習做過的題相差不大),有三分之一的“改編題”(在平時練習題的基礎上改編的,改頭換面),有三分之一的“創新題”(每年6月8日之前的文獻上查不到的題,命題者原創的)。“創新題”是中國市場經濟需要的題,考生不具備這種能力,說遠點就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說近點就讀不到重點大學。所以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選編、原創一部分“新題、生題”來培養學生的設計創新能力。

                          設計創新能力包括: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建模能力、發現能力、發明能力等。

                          五、高考物理(重慶卷)對解題方法的考核規律

                          研究發現:高考物理(重慶卷)每年均重視對物理解題方法的考核。“方法”是“知識”與“能力”中間的一座橋梁。著名物理學家、數學家笛卡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什么是能力?筆者認為,方法用熟了就是能力。高考物理總是通過考查“知識的運用”來考查能力。“知識的運用”就要講究方法。

                          縱觀近四年高考物理(重慶卷)試題,依然強化了對物理方法的考查。如單項選擇題的解法(直選法、排除法、綜合法)、多項選擇題的解法(矛盾分析法和全息審查法)、推導法、推算法、比較鑒別法、作圖法、、分析受力情況的方法(隔離法、整體法、假設法)、儀器的讀數方法(如歐姆表、螺旋測微器)、恒定電流計算題的解法(含電路的識別方法)、分析法、討論法、討論法、守恒法、求解平衡問題的解法(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等)、建模法、分析故障的(假設法、排除法)、 選擇實驗器材的方法、畫等效電路圖的方法、畫波動圖象的方法、動力學問題的解題方法(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之合成法、正交分解法)、演繹法、歸納法、類比法、圖象法、實驗誤差分析的方法(從實驗原理出發分析誤差,先分析系統誤差,后分析偶然誤差)、觀察法、分壓式接法、外接法、內接法和實驗數據處理的圖象法。守恒法(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過程示意圖法、找圓心的方法(半徑法、試探法)、比例法、記憶法、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連實物圖的方法(先串后并)、動能定理法、動量定理法、模型法(完全非彈性碰撞)等。

                          據不完全統計,高考物理考查的解題方法不下于70種。每道試題均會考查一種或幾種解題方法??忌挥腥嬗檬煜铝蟹椒?,才能做到“入乎法中,出乎法外”。

                          六、2012年的高考怎么復習應對

                          1、要讓學生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已經考了什么?

                          這樣就給學生自主學習指明了方向,教材該怎么讀,哪些粗讀,哪些精讀,哪些必須記住,哪些表現理解,哪些要會運用。該做什么題,什么樣的題要多做,什么樣的題可以不做。

                          2、復習教學要圍繞48個二級要求重點展開,其中12個是重中之重,并兼顧其余考點。

                          3、命制高質量的定時練習題和月考題

                          什么題是高質量的,適合自己學生的、有針對性的、能檢測學生的各種能力的、能暴露學生存在問題的、又提升學生信心的難易兼顧的題。命題一定要有針對性,最好沒有隨意性。題目可以根據曾經出現過的高考題、模擬題的模型進行改編,原創,切忌拿來主義,不思考、不加工照搬照抄。

                          七、命制一套高質量試題的基本步驟

                          1、列出雙向細目表

                          要考的知識點有哪些列出來,哪些是重要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各占多少分,以什么題型呈現,在表中要反映出來,做到心中有數。

                          2、精選、精編相應知識點的題目

                          明確每個題目考什么知識,考什么能力,考什么解法,審題的障礙在哪里,講評時有哪些演變,怎么拓展。。計算題構建什么樣的物理模型,達成什么目的,怎樣設置障礙,需不需要搭梯坎,搭幾個梯坎,實現淺得出一般學生能得分,深得入只有真正優秀者能得分。

                          3、合理搭配易、中、難,注意梯度

                          合理,就是根據學生實際,要實現每個分數段有多少人,即得108分以上的有多少人,96-107分的有多少人,84-95分的有多少人,能及格的有多少人,不要把自己認為好的題目都湊上去,搞成試題集錦(07年重慶高考物理選擇題),有些經典題在講評拓展時帶進去講就行了。

                          4、規范制卷

                          字體、格式、圖表、字母到小寫、正斜體、上下標等等基本符合出版要求。

                          5、建立審題制度,集群體智慧

                          八.第二輪復習的思考

                          如果說第一輪復習是章節加板塊(由薄變厚的過程),第二輪復習就是專題加綜合(由厚變薄的過程)

                          (一) 專題方式:

                          方式一

                          1.運動和力『平衡、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直曲線運動』專題及綜合。這里的力涵蓋中學物理中的所有的力。

                          2.能量和動量『重力場、電場、電磁感應』專題及綜合

                          3.熱、光、原、振動和波動專題

                          4.實驗專題

                          方式二:

                          1.選擇題專題

                          2.計算題專題

                          3.實驗專題

                          對每個專題進行解剖分類,理清思路。歸納、總結、提煉、升華,化厚為薄。

                          規類、歸納:理清知識線索,弄清縱橫聯系,形成知識鏈,得到知識樹。

                          總結:解剖解決這類問題的基本方法,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常說的幾刀兒幾板斧

                          提煉:把書上說的,老師講的、自己練的。用自己的話簡潔地表達出來。

                          升華:把看過的,聽到的,練了的通過消化內化轉化為自己的。

                          實現這個目標的途徑是合作交流學習法??谔柺牵喊阎赖母嬖V大家,把不知道的也告訴大家。

                          (二) 綜合方式:

                          1.單科周練題拉通仿高考命制。喚醒學生記憶,避免知識遺忘,訓練和增加思維長度。

                          2.強化理科綜合訓練,提升理科綜合應考和得分能力。

                          (三) 理科綜合撈分術

                          1.心態正,有良好的心態??谔栍腥?/p>

                          不怕題不利,就怕發脾氣。

                          不怕學科薄弱,就怕自以為是。

                          不怕放棄,就怕堅持。

                          2.信心足,要有得分的信心和勇氣,有付出必有收獲??谔栍腥?/p>

                          不怕字數多,就怕打哆嗦。

                          不怕做不對,就怕不敢做。

                          天不怕、地不怕,每個題目都要寫幾下。

                          九.教育教學的點滴感悟

                          (一)思想決定高度

                          (二)態度決定速度

                          (三)細節決定成敗

                          (四)習慣決定人生

                          對教師來說

                          1.思想:教育思想、教學立意(知識、方法、能力)

                          不同的立意,教出不同層次的學生

                          知識立意:能教給學生知識。誰都能做到做好這一點,這就是把學生當成容器,進行填充和灌輸。

                          方法立意:通過知識這個載體教給學生解剖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能力立意:通過探究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方法,從而獲得知識與技能,享受這一過程。收獲獲取知識與解決問題的情感體驗,形成一種態度,一個好的習慣,一種價值觀念。

                          以學生無本,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使每個學生發展得更好。

                          2.態度:教育教學的投入(準備、研究、策略)

                          不同的態度有不同的教學效益

                          準備:充分細致祥實,心理的、精神的、物質的。

                          研究:深入透徹,對學生、對教材、對近境和遠景。

                          策略:實施的途徑、方法、措施的最優化。處理教材的策略,駕馭課堂的策略,課堂教學的策略,激活課堂、激活學生思維,師生都滿意。

                          3.細節:講、練的針對性。

                          抓準、抓實、抓好每堂課。

                          講準、講實、講好每個內容。

                          練準、練實、練好每個題。

                          審題:大局關,獲取直接信息,挖掘間接信息,建立情景等等。

                          4.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思維習慣

                          不同的習慣造就不同的人生。

                          (五)學會與會學

                          什么都學會是不可能的,會學是可能的,是終身受益的。

                          (六)教書育人與育人教書

                          教書育人:工作是教書,順便育人。憑良心。

                          育人教書:目的是育人,通過教書來實現。有使命感、責任感。


                            重慶市巴蜀中學?! ∞k公室電話:023-63002371  招生咨詢電話:023-63002629  學校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北區路51號  郵編:400013
                          版權所有 巴蜀中學 渝ICP備11004221 ENGLISH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